网友朋友大家新年快乐,我们PConline评测室购机避坑指南又和大家见面了,上周我们针对GTX 10系列显卡进行了系统的介绍,而今天我们的主角变成了笔记本电脑的屏幕。
作为PC端的主要输出设备,现在厂商的宣传大多数华而不实,集成显卡的笔记本搭配4K屏幕,许多号称满色域的产品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仅仅是个噱头,许多刚刚上市的高端笔记本电脑的PWM频率甚至低过几年前的产品,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实际上对于绝大部分用户而言绝对没必要追求较高的配置。
显示屏为咱们提供了最为直观的视觉体验,无论是工作、看电影、玩游戏,一块使用体验上佳的显示屏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购买笔记本电脑时,我们一般会遇到诸多关于屏幕专业名词,譬如分辨率、色域、刷新率、IPS等等。今天我们针对分辨率、色域以及PWM频率进行系统的讲解。
分辨率这个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简单来说分辨率就是指展示屏能显示多少像素。分辨率越高,像素越多,图像细节越丰富,清晰度就越高,人们的视觉体验就越真实。高分辨率意味着文字显示更加清晰,图像渲染更加精确,这都是高分辨率为我们大家带来的好处。当下,人们一致认为分辨率越高越好,但这真的正确吗?
其实对于笔记本电脑而言,高分辨率的价值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并没有很高的价值。因为受限制于屏幕的大小,高分辨率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在操作页面(系统或者软件)中各种元素变小影响观看。以Windows 10系统中的桌面图表举例,实际每个图表占据的像素点是固定的,那么屏幕分辨率越大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桌面上的元素越小。
又或者说在一个1080p的屏幕上打开一个640x480的窗口,在13英寸的显示屏中,你会发现窗口中内容难以辨认。为了弥补这样的一个问题,Windows和其他操作系统会对显示内容做缩放,依赖的一套缩放算法。一般来说,缩放后图像的视觉效果取决于算法的质量,有一些时候画面会因此而变得模糊。
并且高分辨率也代表着显卡负载变高,2K(2560×1440,3686400个像素点)分辨率相比于1080P(1920x1080,2073600个像素点)多了足足1612800个像素点,显卡的工作量增加了78%。也就是说,对于喜爱低配轻薄本的用,高分辨率的显示屏可能会让你的电脑在使用中,偶尔出现卡顿现象,让人头疼不已。
当然我们不是反对高分辨率,因为它能带给我们更好的图像质量和视觉感受,对于一些专业图像、视屏工作者或者高清电影爱好者而言,选择一块高分辨率屏幕依旧很有必要的。为对于一般用户而言1080P分辨率的屏幕在13英寸到15.6英寸的笔记本电脑上已经完全够用了,适可而止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现在我们购买电脑,看到许多品牌的电脑都在宣传满色域屏幕,那么什么事吗色域屏幕呢?其实屏幕的色彩是有一些范围的,而“域”是一个数学概念,可以更能更好地说明这一点。那么sRGB、AdobeRGB色域是什么?
在1996年微软和惠普那个两大行业巨头共同定制的早期色域标准,至今仍有较大的影响力。但是由于sRGB标准制定时间较早,但是的显示屏色彩换还原能力比较差,所以三RGB的色彩空间较小仅有标准的CIE 1931 XYZ色彩空间的1/3,并且sRGB的绿色部分复返率偏低。
AdobeRGB最主要的提升就是丰富了sRGB在青绿色系上的色彩,有可能可以覆盖50%CIE 1931 XYZ色彩空间。也就是说AdobeRGB标准要比sRGB打上一些,同样100%的数值,AdobeRGB达标的屏幕画面色彩也更加均衡。
NTSC只要是针对电视屏幕而制定的色域标准,虽然其同样适用于笔记本屏幕,不过其主要是特指电视屏幕的色彩覆盖范围,我们这里就不做过多的解释了。除去上述这些色域标准外,还有DCI-P3(应用于数字影院的色域)、BT.709/BT.2020(针对HDTV以及未来UHD电视)等等,在主流笔记本电脑中并未出现这些色域参数,我们同样不做过多的解释了。
看了上述的介绍各位网友对各种色域参数是否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总结来说sRGB标准定制较早,其色域范围偏窄(尤其是青绿色),而AdobeRGB标准是针对sRGB色域标准的不足,而做逐步优化的标准。对于设计师,画师而言,屏幕宽广的色域可谓是刚需了,而一般用户而言一块sRGB色域较高的屏幕完全足够使用,不必过分追求现在笔记本厂商所大力宣传的所谓的满色域屏幕。
如果说分辨率和色域的高低仅仅影响到了图像的精细程度和色彩丰富程度,并不可能影响到大部分人的使用体验,那PWM频率这项参数就恰恰相反了,它不会对屏幕所呈现的图像有影响,并且数值大小,用户往往也难以观察出来。而是直接作用到电脑的使用者,甚至会影响到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目前市面上的笔记本电脑几乎都是能够直接进行亮度调节的,大多数笔记本选择使用PWM调光来实现这种明暗变化。一般来说,在数字信号控制器控制下,屏幕背光只能全开和全关,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亮度只能在0%和100%之间进行切换。如果想要实现不同亮度之间的切换,就需要让这种变化够快,借助人眼的视觉暂留的特点,用户看到的屏幕就是常亮的了。这就是说PWM调光就是靠“闪”。不过目前业界没明确的规范,并且每个人的眼睛敏感程度不同,所以每个人对于这种屏“闪”的受影响程度也有较大的不同。
我们能够最终靠一项简单的测试来确定自己笔记本电脑屏幕PWM频率的高低,我们先把笔记本电脑屏幕的亮度调整到最低。开启手机摄像模式,对准笔记本屏幕,低频PWM调光的在电子设备屏幕中能够正常的看到明显的屏闪条纹。
对于PWM频率值我们在购买电脑时基本上无法从官方查到具体参数,不过我们大家可以通过国外NOTEBOOKCHECK测试网站的数据来作对比查询。对此情况较为在意的朋友,也可以在购买电脑后自己通过上述办法来进行测试,感到不满意能够直接进行退款。
对于已经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大的笔记本电脑,大多数人购买笔记本电脑的最大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玩游戏,对他们而言笔记本电脑的性能并不是刚需,上佳的使用体验才是最重要的事情。笔记本电脑厂商恰恰是抓住用户的需求,大肆宣传其产品的特点,有些对这些专业名词不太了解的朋友就会被此吸引住,多花了钱,却买到了许多并不实用的产品。今天我们针对分辨率、色域以及PWM频率所进行简介,大家还有什么想了解的么?选择最对自己最合适的,才是最重要的。
像素:现在电子屏幕上所显示的图像都是有各种颜色的像素点组成的,像素越多画面质量,细节越清晰越好。在我们把一张图片放大到某些特定的程度后,都能够正常的看到许多不一样的颜色的小正方形,那就是像素啦。
色彩还原:就是说将屏幕中所展示图片的色彩尽量还原到我们眼睛看到的颜色,在早年间,通过打印机打印出的图片色彩要远好于显示屏中的凸显,这就说明显示屏的色彩还原能力太差了。
色域图的由来:现实中任何一种能被我们认知到的颜色都是由三种不一样的颜色的光谱组合起来的,而且是可以被计算出来的。早在1931年,CIE国际照明委员会,就着急了一帮科学家捣鼓出了一个RGB系数,通过归一化的数学处理后画出了RGB色域图(这个CIE 1931 RGB色域色度图就应该完美的展示人眼可以感受到的整个色域)。并且经过后来生物学家和数学家的逐步优化,搞出了更好用的CIE-XYZ计色系统,这个新的CIE-XYZ计色系统反映了人眼可见的色彩范围,或者理解为可见色彩的全色域。
PWM频率值可能带来的危害:1997年12月16日播出的《宠物小精灵》的电脑战士3D龙一集中,因为爆炸的闪光都以红蓝红蓝代替,每1/12(约0.08秒)秒一次,造成了六百多名观众(多为儿童)送医,导致精灵宝可梦动画一度停播、任天堂股票大跌,也因此被彻底“封印”,成为了著名的3d龙事件。
PWM频率计算方式:屏幕通过闪烁达到明暗变化的过程中,屏幕每秒闪500次,PWM频率就是500Hz,而频率在100Hz时,人眼就已经非常困难察觉到明暗的变化了,常见的显示屏的工作频率通常都会在200Hz以上,这也是为什么人眼无法察觉“屏闪”的原因。